一、到茶馆怎么喝茶
老北京的茶馆大约有三种,即清茶馆、书茶馆和茶饭馆。清茶馆只是喝茶;书茶馆里则有艺人说书,客人要在茶资之外另付听书钱;茶饭馆除喝茶之外也可以吃饭,但提供的饭食都很简单,不像饭馆的品种繁多。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里的裕泰茶馆,就是一家茶饭馆,所备食物似乎只有烂肉面一种。茶馆的伙计都是青壮小伙子,没有用女招待的。因为用女招待,客人如不规矩,则使主客都不快。这是一种行规。王利发在茶馆经营不下去时,说到自己打算请女招待,要自己掌嘴,原因就在于破坏了行规。这种行规似乎不只限于茶馆,饭馆也是如此。电影《老店》,话剧《天下第一楼》写的都是旧北京的饭馆,伙计也都是男人。茶馆伙计提水壶的手势有专门的讲究,要手心向上、大姆指向后。我们一般人提水壶时的手心向下径直握住提系,在茶馆里被认为是提尿壶,如此,对客人是极不礼貌的。茶谱写在特制的大折扇上。客人落座之后,展开折扇请其点茶。茶客自带茶叶称为自带门包,茶馆为其泡茶只收水钱。讲究的茶客落座之后,要拿出一块专用的布铺在桌沿上,一只胳膊的小臂支在上面侧身坐着,再拿出手帕等放在桌子上,这是一种派头儿。茶馆里不供神像,只在柜台前放一缸水,表示以水为利。茶馆只用方桌长条板凳,没有用椅子的。四川茶馆多是较矮的竹椅,半坐半躺,显得更加懒散。坐茶馆的乐趣不只在于喝茶,也在于其热闹,既可以融入其中,说一些可有可无的闲话,也可以出乎其外,在喧闹之中兀然独坐品味生活的悠闲,使悠闲更加丰富和突出,这才是坐茶馆的真味所在。至于在茶馆中谈生意说事情,把茶馆当成别致的办公室的,如《茶馆》中的刘麻子,在茶客中只能算作下品,虽然没了这样的茶客,茶馆也就不是茶馆了。旧北京茶馆很多,这有两个条件,一是爱喝茶的人多,二是有闲的人多。北京人喝茶的风气很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有每天喝茶的习惯。穷困如拉黄包车者,日暮收工时也要买一包茶带回。高碎或高末就是旧时北京所特有的,其实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北京的穷人买不起好茶,故茶叶店也将此物出售,意为高级茶叶末。北京茶叶店包茶,一两茶可包为五包,也是因为穷人每次买茶很少。不少北京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烧水的专用工具叫氽,用白铁皮制成,直径约一寸半,细长筒状,径口处有长柄,加水后可直接插入炉火中,使水能很快烧开。茶喝够了才吃早饭。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见了面要问候:喝了没有?如问吃了没有,就有说对方喝不起茶的嫌疑,是很不礼貌的。北京人独重花茶,著名的茶叶店如张一元、吴裕泰,都以窨制花茶,工艺精细、货真价实而获信赖。南方人往往看不起北京人的爱喝花茶,汪曾祺就说,他不喝花茶,但好花茶除外,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他喝的花茶想必品质极高的。对北京人好喝花茶的原因说法不一。一说是北京地下水质不好,花茶香气浓郁,可以盖过水的苦涩;另一说法是过去交通不便,南方新茶运抵北京要一个月,路上风吹雨淋,茶叶往往都变质了。用花窨过之后,变质的茶味就喝不出来了。这两种说法都未必可靠。山东的水质没什么问题,四川当地就产茶,山东和成都的人也都爱喝花茶。估计还是和口味有关系。爱喝花茶的地方的人口都比较重,绿茶的滋味对他们来说过于轻淡。是不是还有其它原因就不清楚了。
二、怎样泡一壶好茶
要泡好一壶茶,并享受到喝茶的乐趣,是有一点诀窍的。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影响茶汤滋味的因素有那些。不外乎一、茶的种类,二、水温,三、置茶量,四、浸泡时间,五、茶器的材质五大项。
首先来谈谈茶叶的种类及其泡茶法。茶叶依简单的分类为绿茶、乌龙茶及红茶三大类。在此只针对台湾产量较多的乌龙茶做说明。乌龙茶讲究的是「色、香、味」,因此对于不同的发酵度及焙火的茶叶,如何泡出适当的浓度,而不致太浓有苦涩或太淡只有甜味,就变成是一项专门的技艺了。因此对茶叶的了解,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在台湾,茶叶依发酵的程度,大致有下列几种:轻发酵(约15%左右)文山包种茶,中发酵(20%~30%)冻顶乌龙茶、铁观音及重发酵(50%左右)的白毫乌龙茶又称东方美人茶。另外现在流行的高山茶,一般口味较接近包种茶,属于轻发酵类的。而不管上述任何茶类,在毛茶做好后,还会再利用焙火的技术来固定其风味,并使茶叶内的含水率在5%以内,以便保存。再依焙火的程度分为轻焙火(一分以内)的生茶,中焙火(二~三分)的半生熟或半熟茶及重焙火(五分以上)的熟茶。而轻焙火的茶带花香,中焙火有蜜香及果香,重焙火则有炭火香及焦糖香。台湾人的习惯,一般是轻发酵的茶轻焙火,中发酵的茶中焙火。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发酵的茶,也有很多人是轻焙火,视个人的口味而定。而这些不同的茶,对烧水温度的要求就不太一样。
刚才已有提到,「泡茶」——主要是要泡出茶叶适当的浓度。而前面的五项要素都是为了要达到这个目的。但是不同的茶类,却有不同的要求标准。譬如包种茶,要求的是茶汤的清爽度及高扬的花香味,因此水温必须要高,高温才能将茶的香气逼出来。但若浸泡的时间过长,则香气反而会变杂。另外属于台湾特有的白毫乌龙,因其茶叶白毫较多,而且又是在夏天采制,咖啡碱及单宁酸含量较多,一般的温度以85℃较为适当。除此之外,其它的茶都是以高温沸腾的水来冲泡。
置茶量呢?则必须要看茶的形状,焙火程度及使用的茶器及大小而不同。条形的茶叶,置茶量约茶壶的1/2,而球形的茶为1/4~1/5.因茶叶遇热水后会展开放大4~5倍。而焙火愈重的茶,茶叶量要愈少。至于使用盖杯茶时,一般约200cc使用3~5公克的茶,而茶壶愈大,茶的比率要愈少。
浸泡时间,若以功夫茶使用茶壶来泡,第一泡(又称温润泡)主要让茶叶舒展,因而时间愈短愈好。但第一泡千万不要倒掉,里面会有相当多的茶皂及茶油,对人体非常有帮助,而且滋味很清甜。若有养壶习惯的人,可一半自己喝,另一半淋在茶壶表面来养壶。而第二泡起,视自己的口味约浸泡10秒至一分钟。一般而言,喜欢轻淡口味及香气的人,时间可以短一点。而喜爱茶汤滋味及刺激性的人,不妨将时间拉长。因为茶叶中的单宁酸会随着水温(90℃以上)及时间而大量释出。对于传统口味的冻顶乌龙茶,时间长一点,才会更有风味。另外焙火重的熟茶,时间则不要太长,否则会苦涩而难以入口。而盖杯的时间,第一泡约一分钟,才会出味。
至于茶器,则牵涉到热水的保温性。对茶汤的滋味影响颇大。泡茶的茶具,大概可分为玻璃、磁杯、陶器(或紫砂)等常见的三大类。保温性以陶器最佳,而玻璃最差。在需要低温的茶类中如绿茶,以玻璃杯最好,而磁器则最能发挥茶叶的香气,尤其是清香类的乌龙茶。因为磁器皆为高温烧结而成,表面已磁化没有毛细孔,对于茶汤的香气能完整的保留下来,散热又比较快,不会影响到第二泡的香味。而陶器中又以台湾的手拉胚壶及中国宜兴的紫砂壶最有名。因其具有吸热慢及散热慢的特性,对于台湾的乌龙茶,非常的适合。所以不论是茶艺馆或是自己家里,几乎都是使用此种茶壶来泡茶。而茶壶的材质,厚薄及烧成的温度都会影响到泡茶的滋味。这点则需要一些经验,若常泡茶,自然就会有所体会及了解。
有人或许会问,水质的好坏是否也有影响呢?这是绝对的。过去有些人喝茶,非常讲究水质,甚至一定只用泉水来泡茶,也有些人是使用矿泉水。没有错,这当然会让茶汤更加甘甜。但是,现在的社会,讲求的是方便,喝茶当然也不例外。不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及金钱在泡茶一事。而事实上,不论台湾或日本,自来水的品质都相当好。若担心自来水中的消毒剂——氯会影响茶汤的滋味,可以另外准备一个较大的塑料桶或水缸,放一个晚上,隔天的水就没有异味。或煮水煮开时,多煮几分钟,自然就好了。若不放心,使用陶制的烧水壶,效果也非常好。
除此之外,必须要常常地练习泡茶。若能将泡茶、喝茶当成生活中的一部份,时间久了,只要看到不同的茶,就自然知道怎么去泡。最后要叮咛您的一点是,「好心情,泡好茶」,因为好茶只给懂得爱茶的人来喝。
您准备好要泡茶了吗?不要犹豫,现在就开始,与您的家人及好友,一同享受泡茶的乐趣!
三、怎么泡普洱茶好喝
普洱茶的泡法和其他茶类不同,这与普洱茶本身的特性是有很大的关系,普洱茶是采自云南大叶种茶树,且多为紧压茶,有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很多人对普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冲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冲洵普洱茶,并让普洱茶更好喝。
1、撬茶,撬茶也是冲泡普洱茶中的重要一环,一些压制过紧的普洱茶如撬茶不当,就会有很多茶碎或茶渣,影响普洱茶口感。一般可以使用茶刀或者是茶锥来撬开压制好的普洱茶,尽量把茶饼撬得更完好些,不会太碎,保持饼茶原有的美观,更有利于冲泡。
普洱茶冲泡,一般是100ml:7g的茶水比例,也就是100ml的水,投茶7g,日常冲泡品饮的话,180ml的壶,投茶量在10g左右较适宜。如果担心估计不准茶叶的克数,可以买个电子秤。
泡茶第一步——温杯,用沸水一一均匀温器,包括盖碗、公道杯、品杯,提升茶器温度,让茶叶受热均匀。
冲泡前的醒茶也称为洗茶,将普洱茶放入茶壶,注入热水10秒左右倒掉,通过对茶叶进行温润浸泡,起到利于茶叶舒展和茶汁浸出的作用。
使用90~摄氏度的水温以高冲沿杯壁注入,前期冲泡即入即出,后期至尾水适当闷泡,普洱茶较为耐泡,7.8泡后可以视具体情况闷泡20~40S,尾水阶段延长闷泡时间。
将盖碗中的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观察汤色,透亮的茶是好茶。
将公道杯中金黄透亮的茶汤注入品茗杯,一般七分满,留三分。
给客人奉上普洱茶,一起品尝普洱茶的美妙滋味。
叶底是普洱茶的“老底”(你的普洱茶料好不好,一看叶底就知道),叶底纹路
明析,浸泡后的叶底似绸布,手拉舒展后有弹性,有韧劲是不错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