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泡出来的茶叶发黑怎么回事啊(什么茶叶泡出来是甜的)

▲1995年崇安茶厂产武夷水仙茶

原创|义芳君说茶

一说到武夷岩茶的老茶,脑海中就猛然跳出明末清初周亮工那首说茶名诗《闽茶曲》。

名为闽茶,实则说的就是武夷岩茶。你瞧:

“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可见,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古人们早就摸清了武夷岩茶的脾性——新茶火气未消,不宜饮用;要喝就喝陈茶,尤其是老茶,藏得深红价值更高,滋味也更好。

武夷岩茶能陈放久藏,主要得益于它的焙火工艺。

由轻火到中火,再到足火,温度也从60度左右上升到90度,再到100度以上,甚至高达120度或以上。通过“文火慢焙”式的焙火,可以蒸发过多水分,将茶叶含水量控制在3-5%左右,稳定茶叶内质,还可以通过高温达到杀菌作用,并且能让茶叶香气、滋味更加醇正,甚至带有一股天然的焦糖香气。

一般来说,现在你想喝到十年以上的武夷岩茶的陈茶,实际上并不容易。这时候的武夷岩茶陈茶可以称之为老茶了。不过,存世量不多,并且大多数是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存下来。

毕竟当时的武夷岩茶没有现在这般“火爆”,茶叶生产出来,大多数人还是想着尽快脱销,换取现金,谁会大量囤积茶叶片子呢?

所以,现在你要是能喝到十年以上武夷岩茶陈茶的话,那应该感谢冥冥之中的天意,内心里定是要偷笑一下了!

现在能喝到五年上下的武夷岩茶陈茶就相当不错了。这时候,武夷岩茶开始在市面上热销起来,加上武夷岩茶焙足火,耐储存的特点,人们自然意识到其商业价值,存世量不少。

品质上来说,这些武夷岩茶陈茶大多是中足火的茶,经过这么长时间陈放,品性内敛而不沉闷,汤色浓郁,或橙色,或橘色,或琥珀色,茶汤更加醇滑、香气沉稳,韵味强,有“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品饮效果。

再者,二至三年的陈茶,大致可以定义为“隔年陈”范畴,算不上武夷岩茶老茶,也算得上是市场主力了。

虽然这时候的武夷岩茶经过了两三年的时光沉淀,火气尽煺,口感也显得柔顺了不少,但对于中轻火的武夷岩茶来说,却也进入了一个“挑战期”——储存不好,很容易“返青”。一旦返青,就得重新焙火,对于高档茶来说,变数不小。

所以,如果你能喝到真正的武夷岩茶老茶,那就该好好珍惜这份“老茶缘”,毕竟喝了成千上万的武夷岩茶,不如喝上武夷岩茶老茶一口!

我是【义芳君说茶】,每日分享原创茶文。欢迎茶友们关注转发,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泽悟茶业赤壁流霞,从初制到精制茶叶,历时要2年多,比较难得可贵了。简单说一下,武夷岩茶一般的制作周期大概在4个月,每年5月份左右是岩茶初制工艺时期,这时候开始采茶叶,把茶叶鲜叶做茶初步脱水的毛茶。一般来说,茶叶早上采下来,晚上就能做成毛茶。但是因为茶叶产量大,这样的动作要重复一个月。毛茶做好之后,下一步就是挑拣,然后焙茶。

焙茶的季节,一般集中在8月份左右,焙茶的时间一般在10小时左右,焙完之后还要退火一段时间,才能等下次焙火。加上其他的时间,一泡茶从制作到上市,普遍需要4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泽悟赤壁流霞这类茶,因为工艺问题,需要焙火9次,所以耗费的时间就长。

廿八木武夷岩茶是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有明显的岩骨花香。

因此,廿八木武夷岩茶是一种优质的乌龙茶,具有独特的岩韵品质特征和高雅的香气。如果您还没有品尝过这种茶叶,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