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发酵茶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轻发酵茶就是发酵时间较短的发酵茶,它们的具体区别如下:
1、干茶色泽
轻发酵的茶干茶的色泽偏黄褐色、青褐色;而重发酵的茶一般都呈黑褐色。
2、汤色
轻发酵的茶汤色橙黄或明黄,刚刚出的新茶茶汤不够透亮;重发酵的汤色比较好看,橙红或红艳,汤色比较透亮。
3、香气
轻发酵的茶,茶叶本身香气比较明显,带清香;而重发酵的茶,香气淡,没有茶本身的茶香味,刚出来的新茶,带有火味和渥堆的味道。
4、口感
轻发酵的茶,入口清甜,生津回甘明显,茶气足,滋味丰富醇和;重发酵的茶,入口顺滑,口感细腻,滋味平和。
5、后期转化
重发酵茶,在第一次发酵过程中就加速了茶叶的后发酵进程,所以后期的变化非常小而且缓慢。
扩展资料:
不同程度的发酵茶
1、轻发酵
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即所谓的绿茶.因为不发酵,因此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绿茶因制程不同又可分为二种:一为使用蒸气蒸青后再施以干燥而成,称为煎茶;另一绿茶是以锅炒青制成,如龙井茶、珠茶。煎茶会因久存而渐渐退色,逐渐失去风味,但炒青之绿茶则较无此缺点。
2、半发酵
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日光之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及干燥而成。如此兼具绿茶的清香甘醇以及红茶的色泽果香,极具特色。
3、全发酵
是100%为发酵之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称之为红茶,如阿萨姆红茶.红茶的香味会因种类之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气味,难以形容,但饮后由喉咙深处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令人有清爽舒畅之感觉,不过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
4、后发酵
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后还需进行渥堆。渥堆是黑茶生产的关键工序,茶叶经揉捻后不解块便保温保湿开始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的口感特征以及减肥降三高等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发酵茶
泡红茶最好的水温最适宜水温在95℃左右,稍差一些的用95℃—100℃的水即可。
1、注水时,要将水壶略抬至一定的高度,让水柱一倾而下,这样可以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茶叶充分浸润,以利于色、香、味的充分发挥。当沸水冲入茶壶中时,茶叶会先浮现在茶壶上部,接着慢慢沉入壶底,然后又会借由对流现象再度浮高。如此浮浮沉沉,直到最后茶叶充分展开时方完成,这就是所谓的闷茶时间。
2、除了水温以外,泡茶的时间和手法也很重要,像我现在喝的自嘉茶的红茶百瑞香,是正山小种的高香品种。可以采用中投法,用95℃左右的温度水冲泡,茶叶与水按照1:30的比例(一克正山小种百瑞香茶叶需要用30毫升的水)。1至3泡浸泡10-20秒,以后每加冲一泡,浸泡时间增加10-20秒。第一泡的最佳出汤时间为45-55秒左右,冲泡后,汤色红艳发黄,通透明亮,胶质感也比较强,滋味醇厚,甘滑爽口,回甘比较好,茶汤香味甜美。
3、第二泡的冲泡时间则为1分15秒至1分20秒左右。第三泡的冲泡时间则为2分钟。用高温冲泡百瑞香,不但不会苦涩味高,茶汤浑浊,反而汤色清亮、味道更绵甜香醇。百瑞香属于高香品种,香气之高,可以绵延到八泡以后,而且每一泡都有不同的香气和滋味,香气口感不断地变化,需要用心细细地品味。
泡沐岚红茶的3个要点:
一、用量(4~5克)
二、泡10泡以上 [水温80-83度],注意水温是要把水先烧开,再放置几分钟,稍微降温就行了。不要加冷水或者水不开就拿来用。
三、出汤要快 1~3泡都是1秒出汤,第一泡是洗茶,第4泡开始延长到3秒,5秒,8秒这样递增出汤之后不要盖盖。
冲泡对比
云南省产红茶“沐岚红茶”,干茶条索肥壮紧结,金毫特显,汤红艳亮,滋味浓醇,香气馥郁,回味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