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古代说的茶是什么茶叶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白茶属于什么茶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古代茶有什么别称
1.
云华
茶生于山颠云雾处为佳,故称。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2.
云腴
因茶生于山间云雾处,故称。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云不知.”
3.
不夜侯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4.
余甘氏
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喝茶甘甜,余味无穷,故称。
5.
水豹囊
本为一种豹皮制成的鼓风之具,此喻饮茶如其所吹之风,故称。
6.
仙芽
对茶的美称。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
7.
玉爪
对茶的美称。因茶泡开如鸟爪,故称。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8.
玉芽
上等的芽茶美称为“玉芽”。
9.
甘草
对茶的喻称。茶喝之甘甜饴美,故称。
10.
鸟嘴
对茶的喻称。因茶叶状似鸟嘴,故称。唐郑谷《峡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
11.
先春
茶的别称。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故称。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12.
阳芽
对茶的喻称。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13.
冷面草
对茶的喻称。
14.
鸡苏佛
对茶的喻称。鸡苏原为一种植物,其叶淡香,以此喻茶为“鸡苏佛”。
15.
金叶
对茶的美称。
16.
苦口师
对茶的拟人戏称。浓茶味苦,故称“苦口师”。
17.
乳茗
刚冒出幼芽的茶。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18.
茶枪
对茶的喻称。茶未展开时似枪,故称。
19.
茶旗
对茶的喻称。茶叶泡开后如一面面小旗,故称。
20.
茗饮
对茶的雅称。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
21.
瓯蚁
本指茶瓯上浮的茶沫,后以喻茶。
22.
香茗
对茶的美称。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23
.
蔎
茶的古称。陆羽《茶经》:“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24.
荼
苦茶。
25.
荈
本指茶的老叶,即粗茶,后泛指茶。
26.
涤烦子
茶的拟人戏称。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27.
森伯
对茶的拟人称谓。
28.
雀舌
对茶的喻称。茶芽似鸟雀的舌头,故称。
29.
晚甘侯
茶的拟人戏称。
30.
瑞草魁
古人对茶的美称。瑞草为香草,茶为瑞草之首,极言茶之佳美。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31.
酪奴
茶的拟人戏称。
32.
橄榄仙
对茶的拟称。喝茶后似食橄榄那样回味久长,故称。
33.
槚
即楸树,本为一种乔木,后代指茶。
34.
碧霞
对茶的美喻。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在中国古代茶叶叫什么古人对茶叶有哪些别称
茶是中国独特的文化,悠远流长,《茶经》是中国茶文化的开端,茶诗是中国茶文化的基石。古代茶的名称有苦莱,茶,荠,荼,槚,茗等它们不专指茶树上的茶。到了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于是将数种不同意义的“荼”减去一划,成为含一种意义的“茶”字。
茶还有很多别称,我们一一了解:
一字别称:
荼、茗、荈、蔎、槚。
二字别称:
甘露:出自(刘宋)《宋录》:此甘露也,何言茶茗?
酪奴:出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惟茗不中,与酪作奴。
水厄:出自(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彭城王谓缟曰,卿不慕王侯八珍,好仓头水厄。
翘英:出自(唐)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灵草:出自(唐)陆龟蒙《茶人》:天赋识灵草,自然钟野姿。
蓝英:出自(唐)陆龟蒙《煮茶》: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
绿华:出自(唐)陆龟蒙《茶籯》:昨日斗烟粒,今朝贮绿华
流华:出自(唐)颜真卿《五言月夜暖茶联句》: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
玉蕊:出自(唐)吕岩《大云寺茶诗》: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愁草:出自(唐)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乳窦溅溅通石脉,滤尘愁草春光色。
嘉草:出自(宋)王安石《试茗泉》:灵山不可见,嘉草何由啜。
叶嘉:出自(宋)苏轼《叶嘉传》:文中以物拟人,寓意茶为叶嘉。
清友: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
瑶草:出自(元)倪珊《龙门茶屋图》:不与世人尝,瑶草自年年。
仙掌:出自(明)袁宏道《玉泉寺》:闲与故人池上语,摘将仙掌试清泉。
三字别称:
晚甘侯:出自(唐)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
王孙草:出自(唐)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借问王孙草,何时放碗花。
瑞草魁:出自(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涤烦子:出自(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
余甘氏:自(五代)胡峤《飞龙涧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不夜侯:出自(五代)胡峤《飞龙涧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冷面草:出自(宋)陶榖《清异录》:此物面目严冷,了无和美之态,可谓冷面草也。
苦口师:出自(宋)陶榖《清异录》: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
嘉木英:出自(宋)秦观《咏茶》:茶实嘉木英,其香乃天育。
紫云腴:出自(宋)陆游《昼卧闻碾茶》:小醉初消日未晡,幽窗催破紫云腴。
白云英:出自(明)朱谏《雁山茶诗》:雁顶新茶味更清,仙人采下白云英。
离乡草:出自(清)《崇阳县志》:茶初山则香,俗呼离乡草。
云雾草:出自(清)吴嘉纪《送汪左严归新安》:千年云雾草,早春松萝芽。
【四字别称】
玉川先生:出自(宋)苏易简《文房四谱》: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
龙芽凤草:出自(宋)吴潜《遏金门·和韵赋茶》:汤怕老,缓煮龙芽凤草。
在古代清远茶指的是什么茶叶
在古代清远茶指的是香茶。
道光《英德县志》卷4《舆地略》记载该县的五狼嶂产香茶,“然山高路险,采者不可多得”;西山岀仙茶;观音山下的沱水所出之茗茶山。道光《英德县志》卷16《物产略》记载:“茶产罗坑、大铺、乌泥坑者,香古味醇,如朴茂之士,眞性自然殊俗,其余黄金山、水边黎峒、黄寨等处所产,远为不逮。近有闽客在乌泥坑近地敎人制造绿茶,矫揉造作,殊失本来面目,五郞嶂产茶,气味淸绝,观音山旧名茗茶山,亦产茶。䔲一名皋芦,产观音山,叶大如掌,以片叶入壶,色味俱足,多反苦涩,治咽喉之症。”民国《英德县续志》卷2《山川》记载:“笔架山在县西浛属三门洞,东高逾千丈,为诸山之冠,石壁产仙茶,采探不易,年仅获数斤,味厚色清,七日不变。”民国《英德县续志》卷16《物产》记载:“赤朱山茶,石莲乡蓝山茶,阿婆嶂岭茶,溪头乡黄岭茶,鹤子乡浮云山茶,皆奇品,若中隅西华山茶,相传六祖手植;又有名葫芦茶者,丛生茎小而长,叶尖如指,能消暑觧毒,煎水治小儿疮疥。”
新中国成立后,北江流域开发出的英德红茶更是闻名世界。据说,英德红茶创建于1959年,色泽乌润,颗粒均匀结实,茶汤红亮,滋味浓烈,饮后甘美怡神,清心爽口,色、香、味俱佳。英德红茶在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英德红茶进入英国市场后,很快受到英国人青睐,英国皇室喜爱英德红茶,1963年英国女皇在盛大宴会上用英德红茶招待贵宾,受到高度的称赞和推崇。英红与祁红、滇红等并列中国五大红茶之一。1964年通过当时的农业部、商业部、外贸部等鉴定,当时英德共发展新式茶园2500多公顷。1990年代初,英德又研究开发了品质超卓的“金毫茶”,成为红茶之最,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