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的有名茶叶:
1.歙县毛尖: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独特的山泉茶香和鲜爽口感。
2.池州黄山毛峰:清新幽香,口感鲜爽,是中国三大名茶之一。
3.宣城龙顶生态茶:采用宣城天然矿泉水泡制而成,香气浓郁,口感醇厚。
4.宣城普安黑茶:中国四大黑茶之一,具有马铃薯和甜菜的香气,口感厚重。
5.宣城银毫:是以一芽一叶的茶芽为原料,制成的高档绿茶,香气高雅,口感清爽。
6.歙县六安瓜片: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形似瓜子,香气清香,口感鲜爽。
7.宣城霍山龙顶:茶香浓郁,回甘绵长,清苦中带甜,是一款优质绿茶。
8.宣城宁国毛峰: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香气芬芳,口感绵长,是一款独特的闽南绿茶。
兰香茶属于绿茶,非常好喝,回甘。
溪口高山茶是宣城溪口镇的特产之一,品牌系列有溪口兰香--溪口剑芽--塔泉云雾--溪口野茶等,溪口高山茶是绿茶的一种,早在2000年就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与著名的宣笔厂为邻,也是宣城最环保的生态乡镇,因是高山茶他的所处地海拔都在1400米左右,由于长势高又都在高山上生长的茶叶,叶芽茁壮,茶香陶醉。
溪口兰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制而成的系列茶,其色、形、味别有特色,并具有特殊的兰花香味。
宣城优良的地理环境,造就的宣城优质的茶叶,历代受到名人的称颂,而宣城各县市均有名茶产出,品质不相上下。瑞草魁茶为唐代历史名茶,亦称“横纹茶”。主产安徽郎溪与宣州、广德、宁国三市县接壤的鸦山一带的直条形炒青绿茶。唐代陆羽《茶经》有宣州鸦山产茶的记载。诗人杜牧有“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的诗句。五代蜀毛文锡《茶谱》有“丫山阳坡横纹茶”的记载。北宋梅尧臣《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诗,对鸦山茶作了较具体的描述,“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丫山阳坡横纹茶,一名瑞草魁。”瑞草魁叶片侧脉张角大,形成一条条横纹,故称“横纹茶”。至清代失传。1985年恢复生产。四月上句开园,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到一芽二叶。经杀青、做形、烘焙制成。分一至三等。挺直稍扁,肥硕饱满,翠绿显毫,清香持久,有花香,滋味鲜醇回甘,是历经唐、宋、元、明的历史名茶。
宣城高山云雾茶是清朝历史名茶,该茶产于宣城溪口塌泉村,这里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泉水不绝。该茶采于谷雨前后,用山泉水冲泡此茶,色彩艳丽,芳香扑鼻,滋味甘醇,回味无穷,李白饮此茶后叹曰:”塌泉尽头水,高山云雾茶.”,此茶名从此而生。
敬亭绿雪为我国历史名茶,名于明代,曾为贡茶,据《宣城县志》载:"明、清之间,每年进贡300斤"。敬亭绿雪约于清末失传,1972年,安徽省敬亭山茶场研制恢复,1978年研制成功,后多次获名茶称号。现与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合称安徽省三大名茶。敬亭绿雪的品质特征是:形如雀舌,挺直饱满,茶叶肥壮,全身白毫,色泽翠绿;泡后,汤色清澈明亮,白毫翻滚,如雪茶飞舞;香气鲜浓,似绿雾结顶。当时的茶样至今还被英国保存,因品质好而备受称赞。清康熙年间(1662-1722),宣城诗人施润章在京都翰林院修明史,饮敬亭绿雪后即作诗赞:“馥馥如花乳,湛湛如云液……枝枝经手摘,贵真不贵多”。
“涌溪火青”茶产于泾县榔桥涌溪,起源于明朝,三百年前已有盛名,后曾断产,1956年方恢复生产,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
另外宣城大宗茶叶还有条茶、尖茶、炒青等。茶叶专家在安徽茶经中写道:“条茶产区很广,皖南各县都有,其中以宣城和泾县最多,品质以泾县蔡村宣城溪口的最佳”。条茶分山货和塌货两种,山货指高山条茶,塌货指丘陵地带的条茶,品质以山货为佳。
尖茶因加工未经捻柔,保持茶叶完成,所以称为尖茶。过去宣城的尖茶分为魁、贡、天、地、人、和六个等十八级,条茶以采摘早,清香似兰著称。
推荐品牌:黄花云尖、鸦茶、野兰香、敬亭雪绿、涌溪火青、高山云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