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泡好茶
泡茶,有的人泡出来清香四溢,有的人泡出来却没有滋味,如何泡出一杯好茶?至少有这7个秘密。
想泡出一杯好茶,最要紧的就是要了解自己要泡的这款茶。
六大茶类,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每一款茶都有其各自的属性,用料细嫩或粗老、工艺杀青或发酵、做型条索或压饼、焙火轻或重,如此种种,茶的品性自然不同。
先了解这款茶的特点,才知道这款茶喜欢的温度,适合的器具,该有的茶量等等。
有这种说法:“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对于茶的重要性。
水,有两点影响因素。一是水质,二是水温。水质,清、活、轻;水味,甘、冽,是为最佳。
我们生活常见的用于泡茶的水有6类:纯净水、山泉水、矿物质水、天然水、天然矿泉水、白开水。
其中山泉水最佳,若是名茶鉴赏,择水自然要精细些,最好是所品茶产地的山泉水。
不过日常生活中品茶,选自来水净化后适当保留天然矿物质的水则是最方便且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既能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又能保证茶汤的香味、口感和汤色,同时还能兼顾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
茶对于水温的要求,大致来说就是:用料越细嫩,水温越低。如白茶,白毫银针水温85度,白牡丹90度到95度,贡眉寿眉则要100度。
茶器讲究两点,一是材质,二是器型。俗语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说到陶土茶具,就要提到最具特点的紫砂茶具了。双透气孔结构,吸附茶香,彰显茶气,保温效果也好,很适合冲泡青茶这类对水温要求比较高的茶叶。
瓷器来说,白瓷最为常见。最能反映出来茶的本真,既不夺茶香,也不掩盖其缺点。如白茶,红茶,黑茶(包括普洱茶)都比较建议选用白瓷盖碗冲泡。
玻璃茶器用来泡绿茶,黄茶俱佳。既可以观其茶叶舒展的状态,又可以赏其茶汤通透的美感。并且绿茶性寒的调调很符合玻璃器具冰清玉洁的气质。
掌握合适的投茶量,有两种方法。
按克数投茶的具体要看哪一款。可见于苏茶之前发布的文章:资深茶艺师私藏的六大实用泡茶心得
面对不同的茶和茶壶,又没有电子秤,拿不准茶量怎么办?我们可以用“体积投茶法”。
二成满:适用于扁平、条索紧细的茶类,如碧螺春、祁门红茶、细嫩的熟普散茶。也适用于撬下来的紧压茶,体积小,看似很少,实际上重量已经满足冲泡需求。
三成满:适用于比较肥壮的芽茶、颗粒紧结的球形茶或半球形茶。如白毫银针、茉莉龙珠、铁观音等。
四成满:适用于芽叶有点蓬松或条索长而弯曲的茶。如六安瓜片、正山小种、滇红工夫等。
七成满:适用于芽叶连枝非常蓬松的茶或条索长而粗壮的茶。如大红袍、单丛、白牡丹散茶、寿眉散茶、生普散茶等。
总结起来,“体积投茶法”的规律就是:松散的茶叶放多一点、紧细的茶叶放少一点。
注水手法对茶汤品质影响很大。一般冲泡时的注水方式有四种。
开水壶嘴低就,直接靠近茶壶或者盖碗,沿内壁边缘一个固定的“点”注水。适合冲泡包括普洱茶在内的黑茶。
将开水壶沿着茶壶或者盖碗的内壁环绕一圈,边环绕边注水。适合冲泡一些除青茶之外的散茶。
将开水壶嘴低就,只朝着茶壶或者盖碗,最中间的一个“点”注水。适合冲泡青茶,需要悬壶高冲,这样可以很好激发茶香。
将开水壶从茶壶或者盖碗的中间开始注水,然后沿着茶壶或者盖碗的内壁边沿环绕一圈,最后回到中间位置。这种注水方法,除了普洱等一些黑茶不太适用,其它茶冲泡时都可以采用。
每种茶工艺不同,茶的内质物质不同,条索的不同都会对出汤速度有影响。
比如:茶条松散的茶,出汤速度比茶型紧结的茶更快;同样的茶压制成饼的话要比散茶出汤慢。
每一款茶的品质、用料不同,耐泡程度自然也不同。
这里给大家举几个例子。绿茶一般三泡左右,越是等级高的绿茶越不耐冲泡。山东的崂山绿茶、日照绿茶相对普通绿茶更为耐泡一些。
黄茶耐泡性比绿茶略好些,可达五六泡。
白茶的耐泡性就要复杂一些,像白毫银针五六泡,白牡丹七八泡,贡眉寿眉再在此基础上更为耐泡些,并且随着存放的时间越来越久,茶也就更加耐泡些,所以老寿眉可以直接煮饮。
乌龙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的说法,黑茶尤其是一些老茶,也是可以煮饮,非常耐泡。
这就是泡出一杯好茶的七个秘密,都悄悄告诉你了,你掌握了吗?
二、如何品鉴茶的香气
1、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2、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寒夜杜耒茶香可从茶叶、茶汤与叶底三方面品鉴。在茶叶尚未冲泡时闻香,可知茶叶香气的强弱,温壶后将茶叶放入壶中,由壶壁热气所烘托出香气更加明显。喝茶后,回过头来欣赏茶叶冲泡完的冷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品茗闻香可分下列三种:
3、一、热香:品闻茶香,可闻茶汤,或等茶汤倒出后,趁热掀开壶盖闻壶中之茶香。这时茶叶所展现出独特的香味,会使你印象深刻。茶香中可分辨出香气是属于绿茶的清香,带有蔬菜香、青草香;轻发酵类的清茶带有花香;冻顶茶带有浓郁花香,铁观音有坚果香;白毫乌龙带有熟果香气;抑或是红茶的焦糖香等。各种茶的香气以清纯为上,一般而言,有青草味并非一定是下品,但若有焦味、霉味、烟味甚至油臭等,则属下品。茶叶的好坏、新旧、发酵程度或焙火轻重,大致可从此得知。二、中香:等茶汤温度稍降,再深闻茶汤的中香,用意是仔细辨别茶叶香气的浓淡、清浊与茶的特性,再次确定茶叶的质量。三、冷香:赏闻杯底留香时,应稍加摇动茶杯以散开热气,便可闻到冷香的风韵。好的茶叶在茶汤在冷却后,仍留存有香气;若完全无香气,则非好茶。
4、「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看天上云舒云卷。」人生在世,得意也好,失意也好,一个人,一杯茶,一本好书,自在潇洒;好友相聚,品茗谈心,其乐也融融。让茶叶的芳香,缓缓飘入心中,常驻心头。
5、专营顶级茶具、高级陶壶、名家壶、名窑瓷壶、茗品茶王、杉林溪茶、梨山茶、阿里山茶、木栅铁观音、文山包种、金萱、花草茶,
三、观察泡茶叶作文茶叶在水中的变化,状态
1、我们每个人都经常喝茶,但是仔细观察的时候却很少。今天,我就目不转睛地看了一番泡茶的全过程。
2、我先拿出一撮茶叶,看上去皱巴巴的,呦,还有点扎手呢!我把茶叶放进杯子后,端起水壶往里倒水,顿时,杯底起了一串串水泡,像氢气球似的往上窜,犹如一串
3、串珍珠悬在水中。茶叶也像长了一对翅膀在水中上下飞舞。倒满水后,大部分茶叶浮在水面上,好像受不了热水的煎熬,想爬到杯子外面凉快一下。有的在水里翻腾
4、着,像跳起了优美的舞蹈。有的沉到了水底下,趴着一动不动,好像静静地躺在床上休息。这时,水的颜色变深了,从无色变成了浅绿色。
5、我把杯盖盖上,杯子壁上立刻出现了小米粒般大小的水珠,而且越来越大,最后变成绿豆般大小,这时它们汇成水流,沿着杯壁往下流。
6、最后,水有浅绿色变成了深绿色,茶叶也慢慢舒展开来,露出了嫩绿色的叶芽,刚才还是满脸皱纹的老太太,现在就变成了婀娜多姿的少女。浮在水面上的茶叶由于吸足了水分,开始像伞兵跳伞一样慢慢往下落。
7、我打开杯盖,一股清香随着雾气飘入鼻中,我不禁吸了吸鼻子,啊!太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