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发酵茶(学名:绿茶类):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又名珠芽)、珠茶、眉茶、煎茶和一般绿茶。 2.半发酵茶(部份发酵茶)(学名:青茶类): a.轻发酵茶(又通称“包种茶类”):白茶、文山包种茶(清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香片、明德茶、冻顶茶、松柏长青茶、铁观音、武夷、水仙。 b.重发酵茶:乌龙茶。注意:俗称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真正的“乌龙茶”则是东方美人茶,即白毫乌龙茶,或又称椪风茶,然而俗称之乌龙茶其实皆已混淆。 3.全发酵茶(学名:红茶类):按品种分: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分:条状红茶、碎形红茶和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学名:黑茶类)普洱茶:普洱茶它的前加工是属于不发酵茶类的做法,再经渥堆后发酵而制成,它是属于黑茶类。
制作茶叶时具有“发酵”这一工序即可统称为发酵茶,茶树的芽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工序制成的茶即为发酵茶。轻发酵茶的发酵度为5-20%,比如黄茶、白茶等,半发酵茶的发酵度为15-70%,比如铁观音、凤凰单纵等,全发酵茶的发酵度为70-90%,比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后发酵茶的发酵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一、发酵茶是什么茶
1、什么是发酵茶
发酵茶是一种统称,制作茶叶时具有“发酵”这一工序便可称为发酵茶。茶树的芽叶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过精制工序制成的茶便是发酵茶。
2、发酵茶的发酵度
(1)轻发酵茶:发酵度为5-20%,有黄茶、白茶等类型。
(2)半发酵茶:发酵度为15-70%,有铁观音、凤凰单纵等类型。
(3)全发酵茶:发酵度为70-90%,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类型。
(4)后发酵茶:发酵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有普洱茶等类型。
二、发酵茶有哪几种
1、轻发酵茶
该品种的学名为“绿茶”,主要包括珠茶、眉茶、龙井、碧螺春、明前虾目(珠芽)、煎茶、一般绿茶。
2、半发酵茶
该品种的学名为“青茶”,又可分为轻发酵茶和重发酵茶,其中轻发酵茶包括白茶、武夷、水仙、香片、明德茶、文山包种茶(清茶)、松柏长青茶、宜兰包种、南港包种、冻顶茶、铁观音等,重发酵茶包括乌龙茶等。
3、全发酵茶
该品种的学名为“红茶”,按品种区分可分为小叶种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叶种),按形状区分可分为碎形红茶、条状红茶、一般红茶。
4、后发酵茶
该品种的学名为“黑茶”,包括普洱茶等茶类。普洱茶的前加工做法属于不发酵茶类,之后经过渥堆后发酵所制成。
发酵茶是指在茶叶制作中有“发酵”这一工序的茶的统称,茶树芽叶经过萎凋,揉切,发酵,干燥等初制工序制成毛茶后,再经精制制成的茶,就是发酵茶。发酵茶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
轻发酵茶就是发酵时间较短的发酵茶,它们的具体区别如下:
1、干茶色泽
轻发酵的茶干茶的色泽偏黄褐色、青褐色;而重发酵的茶一般都呈黑褐色。
2、汤色
轻发酵的茶汤色橙黄或明黄,刚刚出的新茶茶汤不够透亮;重发酵的汤色比较好看,橙红或红艳,汤色比较透亮。
3、香气
轻发酵的茶,茶叶本身香气比较明显,带清香;而重发酵的茶,香气淡,没有茶本身的茶香味,刚出来的新茶,带有火味和渥堆的味道。
4、口感
轻发酵的茶,入口清甜,生津回甘明显,茶气足,滋味丰富醇和;重发酵的茶,入口顺滑,口感细腻,滋味平和。
5、后期转化
重发酵茶,在第一次发酵过程中就加速了茶叶的后发酵进程,所以后期的变化非常小而且缓慢。
扩展资料:
不同程度的发酵茶
1、轻发酵
不经过发酵过程的茶,即所谓的绿茶.因为不发酵,因此气味天然、清香爽口、茶色翠绿。绿茶因制程不同又可分为二种:一为使用蒸气蒸青后再施以干燥而成,称为煎茶;另一绿茶是以锅炒青制成,如龙井茶、珠茶。煎茶会因久存而渐渐退色,逐渐失去风味,但炒青之绿茶则较无此缺点。
2、半发酵
在制作过程中将茶叶中叶绿素破坏,并使之发酵程度由20%至70%不等,是为半发酵茶,如铁观音、武夷岩茶等。半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日光之萎凋,室内萎凋,炒菁,揉捻及干燥而成。如此兼具绿茶的清香甘醇以及红茶的色泽果香,极具特色。
3、全发酵
是100%为发酵之茶叶,因冲泡后之茶色呈现鲜明的红色或深红色,极具特色,称之为红茶,如阿萨姆红茶.红茶的香味会因种类之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气味,难以形容,但饮后由喉咙深处所散发出来的香味,令人有清爽舒畅之感觉,不过茶渍较重,喝后最好刷牙。
4、后发酵
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属于后发酵茶。采摘的鲜叶经杀青、揉捻后还需进行渥堆。渥堆是黑茶生产的关键工序,茶叶经揉捻后不解块便保温保湿开始堆放。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微生物参与茶叶内含成分的转化,形成黑茶独有的醇厚顺滑的口感特征以及减肥降三高等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发酵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