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一项突出的重金属超标问题。铅的污染来源包括:一是土壤基质中的铅含量高,由于化肥施用量的增大,使得土壤中的铅易被茶树根系所吸收;二是茶园周围大气中的铅浓度增高,这和汽车量的增加有密切关系,汽车排放出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铅,构成茶园中茶树的污染;三是茶叶加工机械中含有的铅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转移到茶叶上。目前,茶叶中铅的超标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仍需关注其变化动态。
同时,茶树具有富集土壤中氟元素的能力。氟对人体健康有双重性,适量的氟有益于健康,过量引起氟中毒。每天摄入量小于3.3毫克,龋齿发生率少,过多则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主要通过胃肠道吸收,每天吸收的氟50%沉积在牙和骨骼中,50%通过肾脏排泄。我国在2000年时规定每天允许摄入量为3.0毫克,农业部制定的行业标准中规定的茶叶中氟的MRL标准为每公斤200毫克。因此对茶叶中的氟含量问题应该予以重视。
研究发现,每100克绿茶中含有280毫克的维生素C,是红茶的5~6倍。在所有种类的茶叶中,绿茶中的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据分析,鲜叶中的维生素以维生素C含量最多,由于其属于还原性物质,能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维生素C在制茶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绿茶在杀青、干燥过程中,维生素C受高温影响被部分氧化,一般绿茶中含量达100毫克~500毫克/100克。
维生素C的功效能预防坏血病和贫血,还是一种抗氧化剂,防止脂质过氧化,可以起到延缓衰老及防癌症等作用,对人体健康有许多好处。
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在茶叶中含量无论绿茶,还是红茶其差异不大。主要的有维生素B1(硫胺素)、B2(核黄素)、B3(泛酸)、B5(烟酸)及B11(叶酸)。这些维生素B族在泡茶过程中,90﹪以上均可溶于茶汤中,而在茶叶中各个含量及功效是不一样的。
维生素B1,在茶叶中的含量0.15毫克/100克,其功效是维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心脏的正常功能。
维生素B2,在茶叶中含量1~1.5毫克/100克,其功效是参与人体氧化还原反应,维持视网膜的正常机制。缺了它,常会出现流泪、视力模糊。
维生素B3,在茶叶中含量约1.3毫克/100克,其功效是具有加强人体脂肪代谢的功能。
维生素B5,在茶叶中含量高达5~7.5毫克/100克,其功效是生物体氧化系统中的重要辅酶的组成部分。
维生素B11,在茶叶中含量1~1.5毫克/100克,它参与人体核苷酸合成和加强脂肪代谢功能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维生素P在成品茶中,其含量较高,300~400毫克/100克,其功效具有降血压和强化血管的作用。
好处:
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兴奋中枢神经,增加运动能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保养肌肤,分解中性脂肪,达到减肥美容效果。
饮酒前饮茶,预防醉酒。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减慢衰老作用,延年益寿。固齿强骨,预防蛀牙。保护视力,维持视网膜正常,预防年老引致白内障。
降低血液的胆固醇含量,血脂浓度,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抑制细胞突变,具抗癌作用。可治疗放射性损伤,保护造血机能,提高白血球数量。
坏处:
不宜餐前睡前喝茶,宜餐后餐间饮茶:餐前喝茶容易刺激肠胃(尤其是绿茶)﹐睡前喝茶则容易影响睡眠品质。
茶水不宜过浓,也不宜置放太久。服用药物时,不可以茶水配服,会影响药效。
拓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野生种遍见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为小乔木状,叶片较大,常超过10厘米长,长期以来,经广泛栽培,毛被及叶型变化很大。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