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砍茶叶(怎样种茶叶)

茶叶采摘后应如何加强管理?

茶叶采摘后通过适当的管理可以促使茶树新芽继续萌发提高茶叶的附加值,延长茶叶的采摘周期和寿命,为茶农增产增收服务。

首先,及时进行追肥。在茶叶萌发生长季节,至少要追肥3~4次。第1次追肥,一般在春茶采摘前的3月份。第2次追肥在春茶采摘后的5月中下旬。这是为了让刚刚消耗大量养分的茶树快速补充营养,提高夏茶的质量和产量。在夏茶采摘以后的7月份,同样需要再次追肥。如果秋茶采摘的时间比较长,在8月底9月初还要再次追肥。茶园追肥,以速效氮肥配合翠姆磷钾肥为主,也可以使用茶树专用复合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茶树快速补充营养,使其健康茁壮,生长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合理进行修剪。茶树生长过程中,要进行多次修剪。对于幼龄期的茶树,一般不进行采摘,或只进行少量的打顶采摘,同时进行适当的定型修剪,以培养良好的树冠树形,为后期茶叶采摘提前打下基础。对于长势良好的成年期茶园,在春茶采摘以后,同样要进行适当的轻修剪活动,以合理的疏松茶树树体结构,保持茶树的透气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对于老龄期的茶园和只采春茶一季的茶园,春茶结束后要进行重度修剪和深修剪,甚至可以采用台刈的方式将茶树砍倒,减少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为延长茶树的采摘寿命做准备。同时适当修剪,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治病虫害,降低损失。

再次,适当耕作除草。茶叶采摘以后要及时进行耕作。因为不管是春茶采摘也好,还是夏茶和秋茶采摘也好,都会大量重复踩踏茶园地表,致使地表土壤板结,不利于水土保持和茶树根系呼吸生长。通过适当的耕作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孔隙度和透气性能,提高查处的营养吸收能力和呼吸生长,从而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在茶叶采摘之后的耕作,主要以浅耕和中耕为主,深度以不超过10厘米左右为宜。可以结合除草施肥一起进行,从而减少劳动力,节省劳动成本和时间。除草能够减少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争空间,同时也能减少病虫害在杂草中的滋生和隐藏,有利于消除病虫害。

第四,合理灌溉排涝。茶树本身是一种喜温喜湿的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量很大。在春茶采摘结束之后,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夏秋天,空气干燥容易造成茶树干旱,引起旱灾。此时要及时结合茶园土壤的水分情况进行灌溉。茶园灌溉可以采用喷灌滴灌,也可以直接就近取水浇灌。如果天气情况不好,长时间降雨造成茶园地表积水严重,则需要及时进行防洪排涝处理,以免茶园积水过多,造成涝灾。毕竟茶树如果长期生长在水分过多的土壤中,同样也会引起茶树根系呼吸生长不利,甚至出现烂根的情况。

最后,在茶叶的整个生长季节都需要始终贯穿其中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防治病虫害。因为茶园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传播范围较广的病虫害,造成严重损失。这就要求茶农必须时刻关注茶园中茶树的生长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尽可能将病虫害控制在尚未爆发的初期。一般来说,对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人工捉虫的方式或者是采用物理方式,比如说使用诱虫灯和诱虫板等,同时还可以用生物方式通过天敌和特殊气味来进行防治。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如果一旦要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用药说明和使用规范来操作,尽可能减少农药残留。

总之,茶叶在整个生长季节内都可以进行采摘制作,但根据不同的要求,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在茶叶采摘以后要及时做好茶园管理,方便后期的茶叶采摘和茶树生长,为茶农增产增收服务。

有的茶友总说:“我的茶饼,老撬不好,总是碎。”喝茶不懂撬茶,就像海胆到嘴不知道怎么吃,实在是浪费了美味。

甚至,有的茶友直接用手掰、菜刀砍、锤子砸,还有直接把茶叶下锅蒸,蒸软了再分成小份冲泡……其实这都属于错误操作,不仅会损坏茶叶的条索,使茶叶细碎,叶底不完整,影响美观。还会在冲泡时内质浸出快,出汤不及时,茶汤滋味会比较浓。从而导致茶香流失了,汤香也淡了,得不偿失!

茶饼撬的碎,在于工具没选对。

撬茶,首先入选的工具有两种:一是茶针,二是茶刀。

茶针,又名茶通,汉族茶艺的茶具之一,也是茶具大家庭的成员,是现代人所说的茶道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茶针针体大多由金属材料做成,手柄则多样化,属于茶道六君子之一。随着五金茶针多样化的发展,金属茶针成了现在最常见的撬茶工具,金属材料,材质坚硬,不容易折断,方便撬茶。

茶刀,中国茶具之一,因外形与“刀”相像,成扁平状,故取名“茶刀”。结构包括带有刀柄的刀体及刀鞘,金属茶刀是如今普洱茶刀的主力军,质地坚硬,款式多样,有三角形,也有折叠式,还有茶叶形,合起来如一片茶叶,打开之后就是一柄普洱刀,价格较适中。

茶针和茶刀,都是撬茶的好帮手。

茶撬得碎,在于力道没用对。

同样一饼茶,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了不同的命运。

有的人撬的茶饼,总是十分完成,薄薄的一整片连接在一起,冲泡起来也不会都是碎末。而有的人撬茶,那叫一个惨烈,叶片四处飞,茶饼一整块一整块似方糖似的,冲泡难度大,味道差。

为何有如此大差距?这就在于二者所使用的力道不对。

正确撬茶,巧用工具,茶针和茶刀和茶饼平行刺入,撬成薄片状。对待茶饼的严谨度不同,自然撬出两种形状的茶。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茶刀、茶针撬茶呢?

第一步

将茶刀、茶针从茶饼的侧面沿边缘插入。

侧面找点时,相当重要!入手点,要找蓬松的部分,这样刺入后才能轻松撬开茶。刺入茶针、茶刀后,也要有技巧,撬茶饼最好的是撬出薄片状,薄片状的茶,方便冲泡,滋味释放均匀,不会出现前几泡味浓,之后几泡没味道的情况。

有的茶友喜欢选择在茶饼背部凹陷处开始撬茶,其实这个凹陷处,是压制后产生的,相对来比较紧实,从这里开始撬茶,难度大,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第二步

稍微用点力,将茶刀、茶针再往茶饼里推进去些,通常没入饼身1/3左右即可。

杠杆原理我们都知道,恰当的比例就能撬开茶。

第三步

向上用力,将茶饼撬开饼剥落,四两拨千斤,茶饼就轻松撬开。

以上就是关于撬茶的小技巧,学会这三步,轻松撬茶饼。

茶树种植后约三年起可少量采收,十年后达盛产期,三十年后即开始老化,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让茶树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就须挖掉重种。多数茶树品种日平均气温需要稳定在10℃以上,茶芽开始萌动。茶芽萌发以后,当气温继续升高到14-16℃时,茶芽逐渐展开嫩叶。茶树生长最适温度是20-30℃之间,若在此范围之内,则茶梢加速生长,每天平均可伸长1-2厘米以上。

茶树自种苗生长至衰老死亡的一生中,可划分为种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等四个时期。种苗期是茶树一生的开始,从种子成熟,经播种发芽,到地上部植株第一次生长停止,全程约8—9个月。

幼年期约4—5年,是栽培茶树培养树冠的重要时期,在这四、五年当中的后1—2年,也就是幼年期的后期一般可以采取打顶采摘的方法,开始采茶获得收益。

成年期是茶树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在营养状况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可维持20年左右,这是茶树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时期。衰老期茶树经多次采摘,形成顶层分枝细密的“鸡爪枝”,发芽能力减弱,芽叶瘦小,产量明显下降。

因此,栽培茶树种植以后一般要经过3—4年才能正式采茶,茶树管理的好,一般第三年就可以开采了。采茶对种茶的人们来说是获得经济收益,而对茶树来说是一种刺激和损伤,所以对处于采摘期的茶树,必须加强肥培管理,大量补充营养,这样才能维持持续的高产优质。

采茶是采摘茶树上新发出来的嫩芽叶,嫩芽叶是由芽和叶组成的,采下一个芽带一个叶片的称作“一芽一叶”,一个芽带二个叶片的称作“一芽二叶”,以此类推,有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等。当芽叶逐渐成熟,顶端只剩一个极短小的芽(称驻芽),下面就是叶片了,两个叶片对夹着驻芽的芽叶就称作“对夹叶”。有时不小心采下的是单个叶片,就称单片叶。

采摘芽叶的大小和老嫩度是根据不同茶类的不同要求而确定的,也就是不同茶类有不同的采摘标准。

高档名优茶,如龙井茶、碧螺春等都要求采摘细嫩的芽叶作原料。特级、一级的龙井茶一般是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为原料。二、三级可以采摘一芽二、三叶为原料。有些名优茶要求采摘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如白毫银针、雪水云绿就是如此。因此做一公斤高级名茶少则要采摘6~8万个芽叶,多则要采摘10万个芽叶,可见采制茶叶之艰辛。

参考来源:青益茶叶网aqui te amo。